Latest

同時持有IB盈透證卷、Firstrade、嘉信理財等海外卷商的用途以及將所有帳戶串接之分享。

同時持有IB盈透證卷、Firstrade、嘉信理財等海外卷商的用途以及將所有帳戶串接之分享。

在這裡單純分享我同時持有三個卷商的用途,也是我個人觀感並不代表其他人也如此,Firstrade是在一開始史考特證券傳說要合併的時後開立的(算是我投資美股的第一個帳戶所以就保留迄今),優點是介面簡單直接且擁有的Debit card也保留迄今,主要拿來做本部落格的Demo+其他用途使用的(主要是繼續持有這張營養不良的提款卡),例如偶而會有入金補貼25美元以及每月一次的ATM提款免費。 嘉信理財的部分則是他有支票帳戶,以及提款卡部分全球不限次數免手續費再加上手機入金Mobile Deposit、免費ACH轉帳、可以跟paypal、wise、Payoneer串接 等於在國際收付款上、更方便且更有彈性。 目前我是將IB、Firstrade、嘉信理財 三者均有串ACH以方便資金互轉。嘉信理財是我使用的大宗,我有大部分的投資組合及資金都在此帳戶,在IB的部分主要是存放債卷以及購買英股(例如VWRA)以及累積型的股票或是安排香港出入金方便,因為這三個卷商購買公債只有IB可以自動退稅(這部分有很多人分享了、可以自己上網google) 關於串
BK
2024用wise信用卡取代嘉信理財及IB盈透證卷提款卡之功能

2024用wise信用卡取代嘉信理財及IB盈透證卷提款卡之功能

本篇也是實測,在寫文同時看起來是華人區首發,感謝大家給予支持,在去年2023年據說嘉信理財已經不發卡到台灣了,也讓想投資美股的朋友們覺得似乎也沒必要了,抑或是覺得在資金上的靈活運用也不是這麼的方便。 這邊我實際操作一下,首先你必須先行有嘉信理財或IB盈透證卷這兩個戶頭其中一個,開戶部分 這邊有註冊連結總整理 至於程序部分你上網自己看一下,太多人分享了 我這邊都跳過,如果已經有在投資路上的朋友,可以先註冊wise非常容易基本上就是下一步到底 完成它。 第二個部分就是先行串接跟嘉信理財或IB盈透證卷這兩個戶頭的ACH,因為如果未來要刷卡 或是要ATM提領比較方便轉過來,設定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點選wise頭像之後再選擇連結帳戶,如果有問題的可以看我文末的聯繫方式一起討論討論 wise可讓你在全球數十個國家有該國家帳戶,方便在當地或跨國轉帳及收款,適合遊牧民族及時常旅遊的朋友、當然也適合做小額生意的人。如果你想註冊可以使用以下連結註冊並串接你的卷商,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本人申請後跟IB盈透證卷及嘉信理財串接ACH成功,提供大家 方便的資金運用 ht
BK
如何快速累積第一桶金、看完本文10分鐘改變人生

如何快速累積第一桶金、看完本文10分鐘改變人生

看完本文+影片共計30分鐘,這30分鐘給還沒有第一桶金的人參考,閱讀後給我的心得都是足以改變目前的人生。 寫文的時間適逢週末,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件事情,但是這是我自己的看法,並不代表是所有人,畢竟網路上也有非常多人分享『必須從年輕開始理財』才不會後悔,是說每個投資成功後的人,都說過一句話『我太晚買股票/投資/理財』,但這有點像創業一樣,成功的人怎麼說都對,我們把有能力理財的時間拉一下,也就是22–32歲。為何會這樣拉呢?因為22歲的前後你可能開始工作,領了人生第一份薪水,而到了32歲,你開始面臨一些人生問題及經歷過一些事情,例如結婚、轉職、有房貸要繳有車代要繳….等等。這時你才會開始去關心什麼叫理財,而這段時間你可能經歷過30元買一支股票 它漲到40元你把它賣掉,然後它漲到60元你又把它買回來,或者是參加過一些吸金or投資詐騙講座。 也就是你經歷這些事情才會開始懷念過去,無論是後悔沒買房還是沒買哪支股票都一樣,但我分析一件事情讓你知道,如果你在領到第一份薪水時開始投資你會怎樣?如果你不是家裡有留錢給你,你是靠自己工作賺錢然
BK
關於投資美股的各項疑問解答(2024更新)美股投資新手必看

關於投資美股的各項疑問解答(2024更新)美股投資新手必看

我美股開戶有多年的時間了,這邊不討論該買哪一支股票或漲還是下跌,這邊僅分享一些剛入門的一些觀點 至於開戶開去哪邊開,網路上已經分享很多了這部分我就不討論,各有各的優缺點,我是用firstrade(這部分就是六年前就開這間了沒有選擇用久了也就習慣了)之後才把嘉信理財、IB開起來。關於開戶是否會麻煩,現在開戶其實很簡單,一鍵到底就可以了不過要有護照。 問題QA 先前買在美金30、現在跌到28想把美金轉到美股買ETF 放,這樣合適嗎? 如果以美金下跌多買一點美金,這個角度來講是適合的,但如果要出金,會造成你的投資型保單或其他目標虧損,你可能要自行研究或評估一下,畢竟所有投資都有風險,過去積效不代表未來積效。這裡只提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那是不是要去銀行 一次電匯到美股帳戶內? 是,如果你有其他美國卷商,你可以用轉戶的方式,或是你有美國的帳號或支票可以國內轉。 那之後要怎麼把美金拿回來呢? 每個證卷商都有『轉出授權表格』,你可以轉到美國帳戶內或是其他國家帳戶內,我以firstrade為案例,你填好他寄信過去或在後台上傳表格,如轉回台灣在有上班的情況下大概『隔天』最慢後
BK
投資美股『海外卷商』匯款手續費很貴?與『台灣股票』交易之比較

投資美股『海外卷商』匯款手續費很貴?與『台灣股票』交易之比較

每每有朋友聽到我是投資美國股市,比較多的疑問就是,匯款去國外手續費很高誒,這樣會划算嗎?據我所實際測試每間銀行匯款手續費不同,但大多數會有600–1000元台幣的費用,換而言之 匯款10000美金 到海外 實際到賬約9965–9990之間。 匯款10萬美金 也是如此,會扣25–35USD不等,所以很多文章都會說要大額投資比較划算,雖然可以靠跟銀行的交情省下手續費,不過這是另外一件事,不在這裡談,讓我們來看看台股吧。 我最常說的一句話: 你要投資美股海外卷商就好(除非有其他考量) 有人問我 我都跟他說 假設你賣100萬等值的0050。在沒有手續費折扣的情況下,他的手續費+交易稅是1000多元台幣。當然你買兩張價值26萬左右的0050如下圖,也必須被扣380元。 這只是管理費用的部分,個股我先不談,我談ETF。台灣的費用通常高。例如:0050的總費用率為0.43%,若持有價值100萬的0050,一年會被扣除4300元的內扣費用。如果1000萬、則要被扣4萬3千元,但如果妳是持有VOO他只要0.03% ,如果你持有等值1000萬台幣的標普500(voo)、則只要被扣3千元台幣而已。但
BK
本金300萬每月存6000元。8年後每月領5–6萬連續領40年,職業軍人或公務人員退伍金該如何打造被動收入,

本金300萬每月存6000元。8年後每月領5–6萬連續領40年,職業軍人或公務人員退伍金該如何打造被動收入,

大部分的軍人如服役20年退伍大概才40歲左右而已,除了之前存的錢再加上加發一次退伍金大概300萬元,又或是其他理財方式所存。 因為這兩個族群都有所謂的終身俸(每月3–7萬不等)剛轉換職場在收入上不太會斷炊。這個搭配方式本金300萬(分配如下),每月只要6000元,如不要遇到最差的年份可以讓你在10年內有很大的機率就能存到1000多萬,甚至更多(如果每月6000元 太少、可以一次投入更多 讓躺平目標更近)重點是我們要的是紀律。配置中期債卷用意 是因為還有每月的終身月退俸,所以可以在公債上取得比較大的利率,並承受一點波動,在攻擊型的配置我們也先以成長股為主配息為輔,中間轉換工作或急需要錢這個情況先拿掉故較少配置保本型資產。 投資的標的為 VOO或QQQ或其他美國大型成長股( US Large Cap Growth) 佔80% 十年期公債IEF或BND或其他中期債卷 20% 如果換成長期公債TLT或BLV 波動較大 但也更容易增加目標時的報酬 以上圖來看此方式抓10年有90%的成功機率,因為以配置的年化報酬率在10年內會有一次翻倍。整個安全提領率如下圖會是在4.1–5.5%,如果
BK
25歲存到第一桶金-該如何穩健並加速存到100萬

25歲存到第一桶金-該如何穩健並加速存到100萬

如果按沒有任何理財規劃、死命把錢存銀行的話,每個月在銀行帳戶存入1萬元,等於一年存12萬元,8年多就能存到100萬元,這個方式是最笨的、也是最聰明的,因為最保守,省去你看一些奇怪的文章亂買標地。 再者是每月要存10000元、對一些年輕人來說 太過於困難、又或是少了很多投資自己及玩樂的機會,人生就是要享受的 我認為沒有必要延遲享受XD 我們來看看我的計畫 一樣8年多,省時省力又保有投資自己或安排自己休閒娛樂的方式吧 本篇使用 蒙地卡羅模擬法來做實驗證明 首先這個做法你必須要有複委託帳戶(請自行google資料 網路上太多資訊了),首先你需要有20萬先存入當本金,而後每月可以定期定額3000元(或是一年36000),這個超級適合年輕人的、既沒有負擔又能存到錢,你只要稍微把手機月租費降一點、少喝一點飲料或咖啡自己泡 每月就有3000元,20萬的本金、你就不要跟我爭了,下班多打一份工或是上班認真一點取得加薪的機會 靠1–2年的時間、把它存到。 投資的標的為 IVW或QQQ或其他美國大型成長股( US Large Cap Growth) 佔80% VGSH或其他短期債卷 10%
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