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股票投資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的可口可樂、那百事可樂呢?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的可口可樂、那百事可樂呢?

這天聽到群組朋友再聊 自己的持股,又讓我覺得有學到新東西,過往大家都口耳相傳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致富,前些日子聽到有朋友分享百事可樂,我覺得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主因是百事可樂比較有多種類產品是有在全世界展開業務。如我之前寫過的文章 分享大多數人投資ETF沒告訴你的事,投資指數化ETF就能換得成長,這句話是真的嗎? 大家對這類股票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他的 維基百科,品牌有桂格食品、多力多滋、洋芋片…等等,之前其他還有必勝客、肯德基,分出去做為百勝集團。這邊我另外拉出 可口可樂跟百事可樂 長期持有的走勢,這篇文章僅是做筆記,沒有任何推薦,如果有興趣,可以再加入標普500進入比較試試看。
BK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的可口可樂、那百事可樂呢?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的可口可樂、那百事可樂呢?

這天聽到群組朋友再聊 自己的持股,又讓我覺得有學到新東西,過往大家都口耳相傳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致富,前些日子聽到有朋友分享百事可樂,我覺得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主因是百事可樂比較有多種類產品是有在全世界展開業務。如我之前寫過的文章 https://briankill.com/?p=390 大家對這類股票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他的 維基百科,品牌有桂格食品、多力多滋、洋芋片...等等,之前其他還有必勝客、肯德基,分出去做為百勝集團。這邊我另外拉出 可口可樂跟百事可樂 長期持有的走勢,這篇文章僅是做筆記,沒有任何推薦,如果有興趣,可以再加入標普500進入比較試試看。
BK
買房跟買股票哪個賺錢?『投資房地產跟投資股票』差多少

買房跟買股票哪個賺錢?『投資房地產跟投資股票』差多少

『本篇以台灣地區為例』、因為關於房市除了我居住且持有的台灣以外,其他國家 我不是這麼了解。其實也算實測,不過為避免隱私問題,我將購屋頭款設定至500萬元,會比較容易計算,簡單來說 500萬頭款,可以購買1700萬左右的房子。(但別忘記這是五倍槓桿),所以你也可以等比例放大或是縮小。 以台灣的房價起伏來說,大約是10年兩倍,我講的是平均數的大約,或許有些地方漲幅不到兩倍、但有些地方則是2倍多甚至三倍。先不討論隔套出租或是搞寬限期這套,我按正常買房來分析 回到開頭,用500萬頭款,可以購買1700萬左右的房子,10年後房子變成3400萬。3400萬-1700萬=1700萬、扣掉房地合一稅10%跟仲介費,我算淨賺1400萬。但別忘記投資房地產(房貸)大約是五倍槓桿。 所以1400萬 除以5=280萬,這我只是算個大概,當然我這邊已經撇除一些屋子的問題(冷氣故障、房屋漏水、水塔問題….等等)。 今天你說 你收租,然後租金打趴貸款,那也可以 那我算250萬頭款購買900萬房子然後每月貸款還款3.7萬元,然後你收租收3萬元,這樣是合理的範圍吧。 所以十年後房子價值為
BK
買房跟買股票哪個賺錢?『投資房地產跟投資股票』差多少

買房跟買股票哪個賺錢?『投資房地產跟投資股票』差多少

『本篇以台灣地區為例』、因為關於房市除了我居住且持有的台灣以外,其他國家 我不是這麼了解。其實也算實測,不過為避免隱私問題,我將購屋頭款設定至500萬元,會比較容易計算,簡單來說 500萬頭款,可以購買1700萬左右的房子。(但別忘記這是五倍槓桿),所以你也可以等比例放大或是縮小。 以台灣的房價起伏來說,大約是10年兩倍,我講的是平均數的大約,或許有些地方漲幅不到兩倍、但有些地方則是2倍多甚至三倍。先不討論隔套出租或是搞寬限期這套,我按正常買房來分析 回到開頭,用500萬頭款,可以購買1700萬左右的房子,10年後房子變成3400萬。3400萬-1700萬=1700萬、扣掉房地合一稅10%跟仲介費,我算淨賺1400萬。但別忘記投資房地產(房貸)大約是五倍槓桿。 所以1400萬 除以5=280萬,這我只是算個大概,當然我這邊已經撇除一些屋子的問題(冷氣故障、房屋漏水、水塔問題….等等)。 今天你說 你收租,然後租金打趴貸款,那也可以 那我算250萬頭款購買900萬房子然後每月貸款還款3.7萬元,然後你收租收3萬元,這樣是合理的範圍吧。 所以十年後房子價值為1800萬你把他賣出
BK
9月份BK社群聊天筆記

9月份BK社群聊天筆記

這個群組大概成立了半年左右(有興趣可拉到網站底部加入)因為進群朋友志同道合,約了不少次版聚,因為大家來自世界各地,我在某一日的晚上,我就開啟了line 的live talk,有時候交朋友就是這樣,在沒有期待的情況總會得到一些有用的知識,或是交換到一些有趣的經歷。 這次有人分享一個觀念,讓我覺得稍微有些受用,而這個觀念跟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不謀而合,有大概的相似處 分享大多數人投資ETF沒告訴你的事,投資指數化ETF就能換得成長,這句話是真的嗎? 這次聊到,有位朋友台積電從100買到400,之後全部投入美股,卷商部分使用firstrade及eToro。聊到這裡在一班的群組大概就會失焦,例如怎麼可能100放到400,又或是為何會剛好400賣?亦或是轉去美股取得更低報酬率?現在都破千了?大多數在這個環節吵的不可開支。但我認為聽一個人的觀念,可以了解她對於金融的了解以及對於股市、指數、世界趨勢、及投資心態的看法。 這句話就是『要買品牌不要買供應鏈』因為供應鏈議價(溢價)能力低,而這位朋友也待過外商,比較具體的說法是以科技為例:要買NVDA不要買台積電,因為很多人都會用NV的
BK
9月份BK社群聊天筆記

9月份BK社群聊天筆記

這個群組大概成立了半年左右(有興趣可拉到網站底部加入)因為進群朋友志同道合,約了不少次版聚,因為大家來自世界各地,我在某一日的晚上,我就開啟了line 的live talk,有時候交朋友就是這樣,在沒有期待的情況總會得到一些有用的知識,或是交換到一些有趣的經歷。 這次有人分享一個觀念,讓我覺得稍微有些受用,而這個觀念跟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不謀而合,有大概的相似處 https://briankill.com/?p=390 這次聊到,有位朋友台積電從100買到400,之後全部投入美股,卷商部分使用firstrade及eToro。聊到這裡在一班的群組大概就會失焦,例如怎麼可能100放到400,又或是為何會剛好400賣?亦或是轉去美股取得更低報酬率?現在都破千了?大多數在這個環節吵的不可開支。但我認為聽一個人的觀念,可以了解她對於金融的了解以及對於股市、指數、世界趨勢、及投資心態的看法。 這句話就是『要買品牌不要買供應鏈』因為供應鏈議價(溢價)能力低,而這位朋友也待過外商,比較具體的說法是以科技為例:要買NVDA不要買台積電,因為很多人都會用NV的晶片,而台積電雖然很強、但是他還是代工。
BK
分享大多數人投資ETF沒告訴你的事,投資指數化ETF就能換得成長,這句話是真的嗎?

分享大多數人投資ETF沒告訴你的事,投資指數化ETF就能換得成長,這句話是真的嗎?

先說結論,如果是新手的話 這真的是個誤區,但換句話說也是個保障,我不知道大家對於市場型指數ETF了解多少、又或是聽到多少? 看這篇文章的我相信比較多人買的都是0050、006208、標普500、VTI(全美)、VT。相對的,大部分的人對於指數了解就也是這兩個國家及全世界,那這會有什麼選ETF的問題呢?再者中國(上證指數)又有什麼問題呢?金融重鎮香港(恆生)又有什麼問題呢? 我們看到上面文章的日經指數,假設你在1990年,大筆金額一次性買進了日經,那會如何?不會如何?就相應的低點長久。 那你又怎麼知道那些網路大神或是一些財經網紅拍影片寫文章告訴你要買VOO(標普500)呢?你知道要買的背後邏輯及可以買的原因嗎?我覺得是這樣的。 這個ETF的成分股有沒有『在全世界展開業務』 你看標普500他的成分股 都是能在全世界展開業務的(如微軟收版權費、美國運通收高額年費、GOOGLE、APPLE…等等) 0050則有超過50%是台積電銷售晶片 賣到全世界。 而日本、中國、香港 他們雖然也有指數,但他們的成分股比較鮮少在全世界展開業務。但你可以說阿里巴巴搞金融的又把貨賣到全世界,
BK